不简单的豪华--宝马520i(图)

源自:汽车族 作为5系列的入门车型,上一代宝马520i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就不错。如今,随着国产520i和525i的上市,国产宝马5系轿车已经形成了一个整齐的豪华梯队,而520i合理的价格更使豪华品牌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如果不看车轮,根本无法将几款不同排量的5系轿车区分开来。520i的车轮尺寸较小,轮胎的规格为225/55R16,扁平比更大,式样则由530i的五辐式换成了七辐式,看起来少了些运动的风格,而多了些时尚的味道。在520i和525i上市后,国产5系轿车的车身颜色已经增加到了6种,包括宝石青、牛津绿和深幽蓝,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个性选择。 520i的配置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与高端车型相比,有什么被去掉了,有什么被保留下来都直接反应出宝马对豪华标准的理解。首先,安全方面是丝毫不会打折扣的,即使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也能得到完全相同的待遇,8个气囊、先进高效的ABS系统、动态稳定控制(DSC)、动态制动力控制(DBC)以及驻车前后距离警示系统(PDC)都装齐了。 i-Drive虽属配置,但他同时也是5系轿车上非常重要的系统,是绝对不会被去掉的。当然为了节省成本,520i已经删减了某些功能,由于没有装备车载无绳电话,而取代以移动电话预备系统,所以i-Drive中的通讯一项也就不能用了。原来安置车载电话机的前排中央扶手箱改成了非常实用、上下两层的储物盒。此外,我们还发现,i-Drive的人机对话也终于换成了简体中文界面。 我们仔细参照了530i和520i的参数表,发现其实两款车的舒适性配置相差的并不多,520i只是精简了后排侧窗遮阳帘、后排座椅的加热功能以及前排的“超级”座位去掉了几个调节自由度(但仍然具有10向电动可调)。与同级别的国产车,甚至是进口高档轿车相比,520i的装备的确已经相当丰富了。

宝马一贯推崇其全球统一的高品质,不过我们还是在国产520i上发现了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例如后备箱盖采用了档次较低的弹簧摆臂,而不是液压支撑杆。安全带居然没有高低调节,前排乘员一侧的水杯托架也已经打不开了。越是高档车就越要注意细节的处理,毕竟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真正体现出品牌的价值。 520i装备的2.2升发动机在6缸机中算是小排量了,采用直列布局是它绝对不会改变的传统。170马力的最大功率在6100转/分的较高转速下获得,而210牛米的最大扭矩则在3500转/分时就能全部输出。这些数据决定了1570公斤重的520i不可能具有超强的加速性能,即便他是一部5系轿车。要想让他跑得更快,只有通过动力传动系统良好的匹配和变速器更加迅捷的响应来实现。 在测试场上,520i用10.9秒完成了0至100公里/小时冲刺,从静止持续加速到180公里/小时的时间为35.0秒,途中经过400米处,速度已经达到了132.4公里/小时。不同于530i的猛烈爆发力,520i则是让驾驶者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推背力的同时又没有因为强大的加速性而带来不舒适的压迫感。 6挡Steptronic自动变速器也是520i惟一的标准配置,具备运动模式(S)和手动换挡模式,在测试530i时我们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当驾驶者以6挡巡航时突然猛踩油门,它会根据踏板的位置和踩下的速度来进行降挡提速,如果需要甚至可以从6挡降到2挡,不过降挡后如果驾驶者不再升挡或未达到安全转速,它将持续工作在当前挡位,这么做的好处是不会干扰到驾驶者的意图。 通常情况下,这台变速器的响应非常灵敏,但是如果将油门一踩到底,它就要反映一段时间了,而且滞顿感也会更明显些。当在行驶中从“D”挡推入“S”挡时,变速器也要降一挡,以转换成更为运动化的风格。

除了人为的控制,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动巡航的方式驾驶520i。宝马5系把这项功能设计得相当有趣,在里程表的外缘还套有一圈表针,设定速度时它会固定在相应的位置,给驾驶者非常直观的感觉。速度的设定、取消、手动加减速都只靠方向盘下面的手柄来完成,这也是我们见过的操作最简便的巡航装置了。 520i和525i已经于2004年5月正式在全国上市了,售价分别为57.8万元和62.8万元。无论从价格,还是从品牌或产品档次上,应该说目前在国内他们仍然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本地化生产后,宝马极具杀伤力的价格也已经让那些进口高档轿车品牌坐不住了。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